共涉及24家企業,截止7月底,已有4家簽訂整治關停承諾書

獅山鎮私拋廠集中地小塘工業大道兩旁,各種關于“拋光磚整治、淘汰落后產能”的標語和橫幅隨處可見。
本報訊 首席記者 操儒冰 攝影報道 佛山市獅山鎮環境整治重拳再次揮動,這次瞄準的目標是轄區內24家私拋廠,并計劃在今年10月31日前完成整治關停任務。
重拳整治24家陶瓷拋光企業
記者從佛山南海區獅山鎮政府官網獲悉,獅山鎮西區管理處于今年7月底召開了轄區內拋光磚企業整治提升工作會議。
會上透露,西區共有24家陶瓷拋光企業需要整治關停,截止7月底,已有4家企業簽訂了整治關停承諾書。同時提出,各相關單位要成立工作組、制定方案、提交整治計劃,充分利用直聯駐村優勢,對陶瓷拋光企業實施全面整治,做到目標不變、決心不變,要求不變。
會上表示,西區共成立了七個工作組,各包干領導牽頭,各工作組全面落實責任,于今年10月31日前完成陶瓷拋光企業的整治關停任務。一、明確工作目的。現階段各工作組的任務是落廠企進行宣傳、解讀方案,表明政府整治陶瓷拋光企業的決心;二、了解廠企情況。通過進廠、約談等方式了解企業主對鎮關停陶瓷拋光企業的看法,了解廠企的人員、生產、銷售、倉儲等情況,為日后采取措施做好準備;三、約談講究方法,做到軟硬兼施。四、加快宣傳工作。要盡快落實標語、廣告牌等宣傳載體,加強宣傳力度。五、注意廠企和社會動態,及時反映情況。
“如果補貼不到位,誰會關停搬走?”
8月5日,記者在獅山鎮西區私拋廠集中地小塘工業大道兩旁實地看到,各種關于“拋光磚整治、淘汰落后產能”的標語和橫幅隨處可見。談及此次整治,恒隆陶瓷一位負責人表示理解:“沒辦法,不關停村里意見大。”
對于上述會議要求“10月底前完成陶瓷拋光企業的整治關停”,記者從小塘多家企業得到了證實,但對于具體的執行關停方案,企業稱“會上只作了口頭通知,并未下發詳細書面文件”。
陶瓷拋光企業被關停后,將何去何從?小塘有企業表示,由于政府此次整治范圍僅限于陶瓷拋光生產,陶企可保留倉儲物流功能,“我們的做法是將工廠改造成為倉庫,或自用,或出租”。
佛山市佳達美家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呂良標也向記者表示,政府此次整治行動對其公司影響并不太大,小塘基地關停后,對于原有的廠房,公司計劃改造成為倉庫,而生產將全部轉移到清遠基地。
不過,也有企業質疑,10月底前是否能夠按時完成關停或搬遷,還未知。“這么多企業,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部搬走或關停,很多企業關系到老板和員工的身家性命,如果政府補貼不能夠及時到位,誰會關停、搬走?”
該企業負責人稱,例如在2010年,政府也有過針對小塘地區有窯爐的陶企的整治,也設立關停期限是10月31日,但大限過后一段時間里,由于多方因素,企業關停時間也經歷了多次延遲。該企業負責人同時表示:“如今環保要求越來越嚴,企業不能有僥幸心理,還是要做足準備,積極響應政府的相關政策并及時作出調整。”
8月5日下午,本報記者輾轉到獅山鎮政府、佛山高新區國土規劃局等有關部門了解小塘地區發展規劃,但均以“不方便透露”為由拒絕采訪。
對于此次獅山鎮陶瓷拋光企業整治事件,本報將持續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