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評級機構再次給歐洲帶來了壓力。
10月14日,亞洲股市開盤前,先是惠譽下調瑞銀等四家歐洲銀行,緊接著標準普爾下調了西班牙主權信用評級。
西班牙主權評級遭下調后,歐元對美元應聲下跌,從1.3770跌至接近1.3730左右。周一亞太股市集體收低,上證指數下跌0.3%,香港跌1.4%,日本和澳大利亞跌0.9%。
繼惠譽上周下調西班牙之后,標普當天將西班牙長期主權信用評級下調一級,由AA下調至AA-,評級展望為負面。
下調西班牙評級的原因主要在于外部環境不佳以及融資成本高企,西班牙經濟增長前景面臨不確定性。標普預計西班牙今年經濟增長率約為0.8%,明年為1%。
其次,西班牙失業率長期居高不下,且今年以來還有小幅上升勢頭。歐盟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西班牙失業率在歐盟27國中一直最高,8月份達到21.2%。
截至去年底,西班牙公共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為91%。西班牙高額的債務負擔令其抵御外部環境變動的能力格外脆弱。
此外,西班牙金融系統風險敞口較大,資產狀況存在繼續惡化的可能。雖然標普三天前剛剛下調了10家西班牙金融機構的信用評級,但該機構預計西班牙銀行還會進一步走弱。
不僅僅是西班牙銀行,整個歐洲銀行業都處于脆弱狀態。
惠譽當天下調了瑞銀、英國萊斯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和德國柏林銀行評級。主要原因是歐洲銀行業面臨的風險加大,政府對銀行的支持力度可能減少。
惠譽同時將七家全球銀行列入負面觀察名單,其中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銀行、瑞信、法國巴黎銀行、法國興業銀行(12.76,-0.04,-0.31%)和巴克萊銀行。下調原因主要是經濟和金融市場面臨挑戰,且銀行業績將受到監管新規影響。
歐洲市場開盤后,十年期西班牙國債收益率上漲1.6%至529個基點。十年期意大利國債收益率上漲0.4%至584個基點。意大利已經接近歐元區600個基點的危險收益率水平。
但當投資者將目光轉向了巴黎的G20財長峰會時,信用評級機構下調的負面影響已開始慢慢消散。
北京時間10月14日晚7點45分,德國股市上漲0.7%,法國漲0.8%,意大利漲1.7%,西班牙跌0.2%。
不過這次會議或許還難有具體成果,任何重大決定可能還需要等到本月23日的歐洲領導人峰會或下個月初的G20領導人峰會。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上個月參加IMF年會時曾表示,因為歐洲經濟改革還在進行之中,新興國家現在決定如何幫助歐洲還為時過早。
10月13日,斯洛伐克議會第二次投票通過了7月21日的決議,至此歐元區所有成員國都已批準擴權歐元區救助基金EFSF。EFSF規模將從2500億歐元增加至4400億歐元;同時EFSF可以直接購買政府債券和注資銀行,但具體方案還有待進一步確定。
當過去幾個月形勢巨變,許多市場參與者都預期歐元區最終的救助規模能提升至萬億歐元級別,而不是7月份決定的44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