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是喜憂參半。喜的是,中國建材業收獲了“黃金十年”的成果,規模、產能、市場都產生了幾個數量級的增加,如我們已經生產、銷售和使用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混凝土制品,將中國打造成全球最大的混凝土市場。
《建筑部品》:能不能分析一下當前我國建材業面臨的形勢?
熊斌:可以說是喜憂參半。喜的是,中國建材業收獲了“黃金十年”的成果,規模、產能、市場都產生了幾個數量級的增加,如我們已經生產、銷售和使用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混凝土制品,將中國打造成全球最大的混凝土市場。憂的是,產能相對過剩,環保要求提升,從業者過多、利潤下滑。舉個例子,現在賣根樁掙的錢,不如便利店賣條煙掙得多。新常態同樣給建材業帶來一場時代大考。所以我想用狄更斯的名句來形容當前形勢:“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建筑部品》:怎么面對這樣一個既開滿鮮花又布滿荊棘的時代?
熊斌:狄更斯當年寫下這段名句時,世界經濟正面臨工業革命的巨大變革和深刻轉型。眼下,舊的發展模式已力不從心,新的機會正浴火重生,要締造建材業新的“黃金十年”,必須讓新機遇破繭而出。什么是新機遇?我認為是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帶來的機遇。綠色建材業的發展已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國家動力。
《建筑部品》:國家動力有了,什么是引擎?
熊斌:作為國家標準,住房城鄉建設部批準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4,就是國家動力的引擎之一,新版標準比2006年老版標準的要求更嚴,內容更豐富,涉及面也更廣。由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辦公建筑、商場建筑和旅館建筑,進一步擴展至民用建筑的各主要類型,同時將評價標識分為綠色建筑設計評價標識和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在運行評價中增加了施工管理、運營管理,實現了對建筑全生命期的覆蓋。這就意味著,我國綠色建筑將邁向更注重實際運營效果的范疇。對綠色建材企業來說,無疑增加了更多市場機會和砝碼,同時也意味著綠色建材產品的門檻進一步提高,換句話說,真正綠色、環保、新型的建筑材料可在新的市場條件下獲得豐厚的利潤,更精細的產品價格可以賣得更高,更多項目無疑將納入綠色建材的集成和配套體系。
因此,我們要緊跟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布局,給那些有新的生命力的企業以更多的保護和扶持,如住宅產業化、PC部品等,政府部門不僅要出臺市場補償政策,還可通過名錄、備案等方式加以規范引導,為綠色產業升級換代開拓更大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