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受國內經濟大環境、產能過剩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建陶行業遭遇了比2014年更猛烈的沖擊,市場萎靡不振,銷售持續下滑,庫存高居不下,資金鏈處于緊繃狀態,以及一波接一波的停產倒閉、堵門等新聞,刺激著陶瓷企業的神經,也考驗著陶瓷企業的信心和耐心。
今年西北產區形勢同樣不容樂觀。特別是去年新建或改建的全拋釉生產線,在今年市場低迷及周邊產區的沖擊下,市場競爭加劇,銷售總體呈現下滑趨勢。
“今年全拋釉銷售不是很好,產銷率只有70%-80%,”甘肅平涼房麗美陶瓷總經理都大元告訴記者。
今年年初才將一條線改為全拋釉線的陜西華達陶瓷總經理張挺松也表示市場形勢不容樂觀,“我們只將一條生產線改成了全拋釉,但銷售還是有壓力”。
受近兩年全拋釉市場走俏的影響,去年以來,山西、陜西、甘肅等產區多家企業新建或改建了全拋釉生產線。對于西北產區全拋釉生產線的分布,都大元告訴記者,“目前西北產區在產或在建的全拋釉線主要分布在甘肅平涼、白銀,陜西韓城、富平,山西陽城、鄆城等地,大概有7條生產線,日產能差不多10多萬平方米”。
生產線不多,產能不夠大,為什么西北產區全拋釉銷售并不順暢?都大元告訴記者,總體來說整個市場不景氣、需求萎縮還是主要原因。除市場因素之外,還有多方面的原因。全拋釉門檻比較低,只要市場有需求,企業很容易就可以生產。本來西北全拋釉生產線不多,一些企業看到這個機會,就上了全拋釉產品,但西北市場全拋釉需求沒有想象的那么大,造成了產能的區域過剩。
同時,西北產區全拋釉生產企業的銷售區域也在逐漸萎縮,都大元分析,近兩年四川等地的全拋釉生產線也在增加,在產的和在建的線日產能大概有20萬平方米,這將使西北全拋釉產品進入西南市場的難度大大增加。
另外,河南、河北、山西等周邊產區的全拋釉大量涌入西北市場,對當地銷售造成了一定的沖擊,特別是個別產區以低質低價搶占市場,造成了市場的混亂無序。
對此,張挺松也表示認同,他告訴記者,河南、河北等產區產品的沖擊,對銷售的影響比較大。
對于當前建陶市場的惡性競爭,都大元表示擔憂。他表示,現在建陶市場比較混亂,大家都不把注意力放到創新、差異化發展上,反而用價格來競爭的方式,但是這種銷售方式看似最容易實現,但不是良性的競爭,對行業發展是不利的。
如果企業一味的用降價的方式來拉動銷售,在不能保證利潤的前提下,很難說不會傷及產品本身,這樣做的后果就是產品質量越做越差,這個品類的產品就會消失。原來拋光磚還能維持幾年,但是全拋釉兩年都快要見底了。
如果大家都能在做好產品、創新研發上多做些努力,不但能夠實現差異化發展,也能夠保證合理的利潤空間,這對于在當前市場形勢下的企業發展都是有益的。同時他也表示,在開發新產品的同時,如果一些企業不改變經營模式的話,會導致同樣的結果。
對于房麗美陶瓷今后的發展,都大元表示,我們將圍繞產品來做創新,調整產品的結構,在產品本身多下功夫。今年我們新成立了一個部門,專門來做產品開發,目的就是要走出一條具有自己特色的差異化發展之路。